觀眾問:
“華人社會還保存著『死要全屍』的想法,請問你是如何看待往生後的器官捐贈?我在十年前已呈交器官捐贈的表格,並在幾年前向我母親提及此事。她聽後沒有回應,我猜想她是認同吧,反正我百年歸老後,她也無法前來為我送行。
孝恩輔導與諮商團隊回答:
器官捐獻是一個非常個人的選擇,無法強求,只有你才能作出最合適自己的決定。然而,即使你已簽署器官捐贈卡或同意書,器官捐贈的意願仍需要與家人、伴侶或親友討論。因為器官移植須經過你和直屬家人共同接納,並得到他們的同意才可進行。當然,器官捐贈的決定是可以在簽署之後,隨著時間和情境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雖然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過程,但對於器官捐獻的相關事宜,無論我們是器官捐贈者,還是器官捐贈家屬,在我們的文化裡是比較難以啟齒的,因為死亡處理關乎著自己最親最愛的人。比如說,若親人意外腦死亡了,但心臟仍然可依靠儀器跳動,即使逝者已簽署了心臟捐贈,家屬依然擁有最後的決定權,而決定是否要接受在這種情況下摘除心臟。
在華人的傳統觀念中,所謂生前不談身後事,『死亡』仍然是一個忌諱或令人排斥的議題。東方文化的民間習俗、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對於我們的思維模式與生死態度有著深遠的影響。再加上,若我們對死亡的定義、腦死的判斷、器官捐獻的種類、遺體或遺容的受損,仍存有迷思及誤解,這不但影響捐贈者的選擇,也許會延遲捐贈家屬走過哀傷的調適。
和家人、伴侶或親友討論你的決定很重要,他們可能會被問及有關你捐贈器官或組織的決定,甚至是你的病史方面的一些問題,以確認你登記成為器官捐贈者後,沒有更換意願的想法。由此可見,你的家人、伴侶或親友也許會間接參與你的器官捐贈過程。
對器官捐贈家屬而言,除了要經歷親人死亡的哀傷歷程,還要面對器官捐贈與否的困難決策,此時除了感到莫大的傷痛外,更會是難以下決定的一刻。為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越是積極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意願,家人朋友也更能安心及坦然面對這是你自己選擇的決定,器官移植的事宜就越有可能被落實。
延伸閱讀:
《如何和家人討論器官捐贈》:
http://www.ott.org.tw/organ/organ_View.asp?Volumn_ID=296&NW_ID=1899&Keyword
《讓我們來討論非活體器官捐贈》:
http://www.kidney.ca/document.doc?id=1043
《活體及非活體器官捐贈》:
http://life.ltsh.ilc.edu.tw/檔案下載區/99年度教學資源/時事新聞/7.生命與科技倫理/談器官捐贈生命共同體的精神.do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起團隊:孝恩輔導與諮商部門
緣起活動:生死兩無憾兩天工作坊(22-23/12/2012)
緣起動機:因為工作坊現場接受到高達八十則來自觀眾群的問題,無法在工作坊最後一天一一回答觀眾,深感遺憾。有鑑於此,孝恩輔導與諮商全體同仁希望能夠透過面子書來為大家一一解答。這些所有寫在這裡的問題,已經得到當事人的同意,資料稍微更改,在此和大家分享相關知識。
請繼續流覽孝恩輔導與諮商面子書:https://www.facebook.com/xiaoencounselling
“華人社會還保存著『死要全屍』的想法,請問你是如何看待往生後的器官捐贈?我在十年前已呈交器官捐贈的表格,並在幾年前向我母親提及此事。她聽後沒有回應,我猜想她是認同吧,反正我百年歸老後,她也無法前來為我送行。
孝恩輔導與諮商團隊回答:
器官捐獻是一個非常個人的選擇,無法強求,只有你才能作出最合適自己的決定。然而,即使你已簽署器官捐贈卡或同意書,器官捐贈的意願仍需要與家人、伴侶或親友討論。因為器官移植須經過你和直屬家人共同接納,並得到他們的同意才可進行。當然,器官捐贈的決定是可以在簽署之後,隨著時間和情境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雖然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過程,但對於器官捐獻的相關事宜,無論我們是器官捐贈者,還是器官捐贈家屬,在我們的文化裡是比較難以啟齒的,因為死亡處理關乎著自己最親最愛的人。比如說,若親人意外腦死亡了,但心臟仍然可依靠儀器跳動,即使逝者已簽署了心臟捐贈,家屬依然擁有最後的決定權,而決定是否要接受在這種情況下摘除心臟。
在華人的傳統觀念中,所謂生前不談身後事,『死亡』仍然是一個忌諱或令人排斥的議題。東方文化的民間習俗、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對於我們的思維模式與生死態度有著深遠的影響。再加上,若我們對死亡的定義、腦死的判斷、器官捐獻的種類、遺體或遺容的受損,仍存有迷思及誤解,這不但影響捐贈者的選擇,也許會延遲捐贈家屬走過哀傷的調適。
和家人、伴侶或親友討論你的決定很重要,他們可能會被問及有關你捐贈器官或組織的決定,甚至是你的病史方面的一些問題,以確認你登記成為器官捐贈者後,沒有更換意願的想法。由此可見,你的家人、伴侶或親友也許會間接參與你的器官捐贈過程。
對器官捐贈家屬而言,除了要經歷親人死亡的哀傷歷程,還要面對器官捐贈與否的困難決策,此時除了感到莫大的傷痛外,更會是難以下決定的一刻。為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越是積極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意願,家人朋友也更能安心及坦然面對這是你自己選擇的決定,器官移植的事宜就越有可能被落實。
延伸閱讀:
《如何和家人討論器官捐贈》:
http://www.ott.org.tw/organ/organ_View.asp?Volumn_ID=296&NW_ID=1899&Keyword
《讓我們來討論非活體器官捐贈》:
http://www.kidney.ca/document.doc?id=1043
《活體及非活體器官捐贈》:
http://life.ltsh.ilc.edu.tw/檔案下載區/99年度教學資源/時事新聞/7.生命與科技倫理/談器官捐贈生命共同體的精神.do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起團隊:孝恩輔導與諮商部門
緣起活動:生死兩無憾兩天工作坊(22-23/12/2012)
緣起動機:因為工作坊現場接受到高達八十則來自觀眾群的問題,無法在工作坊最後一天一一回答觀眾,深感遺憾。有鑑於此,孝恩輔導與諮商全體同仁希望能夠透過面子書來為大家一一解答。這些所有寫在這裡的問題,已經得到當事人的同意,資料稍微更改,在此和大家分享相關知識。
請繼續流覽孝恩輔導與諮商面子書:https://www.facebook.com/xiaoencounsell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